日前,2025年“親情中華·中國尋根之旅”夏令營湖南湘西營,在群山環(huán)抱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營。來自瑞士、西班牙、法國、阿聯(lián)酋、贊比亞等8個國家的40名華裔青少年,踏上一場文化尋根之旅。
從老司城的土司遺跡到里耶的秦簡密碼,從苗寨的飛歌曼舞到土家織錦的經(jīng)緯交錯,湘西的每一寸土地,都鐫刻著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多彩印記,更有新時代“矮寨不矮、時代標高”的脫貧攻堅奇跡。
“讓我們手牽著手,心連著心,在這片祖先生活過的土地上,共同找尋那連接你我的文化之根,讓中華文明的血脈在我們心中永遠流淌!”來自瑞士的營員代表吳子傲深情回應:在湘西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,我們將穿越時空,觸摸血脈相連的文化記憶。
夏令營首日,他們走進湘西州博物館,駐足觀賞精巧的苗族銀飾,感受土家織錦的細膩紋理,端詳里耶秦簡上古老的文字,凝視戰(zhàn)國青銅兵器的凜凜寒光,品味明清土司印信的歷史厚重。
“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訴說著動人的故事。”來自西班牙的徐錦冉興奮地說,“剛踏上湘西的土地,就被這里的美景和熱情感染了,期待接下來的行程!”
在德夯苗寨,華裔青少年學習苗鼓苗語,圍坐長桌宴感受“舌尖上的鄉(xiāng)愁”。
隨后幾日,華裔青少年登上世界橋梁奇觀矮寨大橋,通過模型制作體驗中國工程的非凡智慧;在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,見證鄉(xiāng)村振興的生動實踐;來到邊城茶峒,乘著“拉拉渡”回味沈從文筆下的文學意境;體驗土陶彩繪技藝、學習土家擺手舞、西蘭卡普織錦等傳統(tǒng)技藝;觀看《花開芙蓉》《鳳凰樣子》等特色演出,感受多彩民族風情。
非洲華文教育基金會領(lǐng)隊任肖君感嘆:“這是一場文化之旅,更是一次心靈歸航?!?/p>
湖南僑聯(lián)相關(guān)負責人表示,這次活動既是觸摸千年歷史的“溯源之旅”,也是見證當代中國的“風情之旅”。來自四大洲的華裔新生代,在邊城茶峒的文學意境、芙蓉鎮(zhèn)的璀璨燈火中,完成了從中華文化愛好者到繼承者、傳播者的蝶變,讓中華文明的血脈跨越山海、永續(xù)傳承。
來源:湖南日報
編輯:聶伊岑